“我对摄影本来没有多大兴趣,也从未想过要成为摄影家。我想应是二十岁左右的某些因缘际会,自然地把我带往摄影这个方向。当我在生活中四处寻找自己的可能性时,摄影这个未知世界,原来一直都敞开大门等着我。我从小就喜欢一个人在街上玩耍,在偶然的机缘下拿起相机,就这样顺理成章地成了摄影家。”——森山大道

《横须贺》(节选自森山大道文集《迈向另一个国度》)

年轻时,任谁都没什么钱。虽然怀抱各式各样泛滥的欲望,却没有钱去满足欲望,每天过着精神及物质都很贫乏的生活,绞尽脑汁,汲汲营营,这是普遍的现象,没有经济困扰的年轻人似乎才异常。

我当然也不例外。二十五岁娶妻前,在闻名的新锐摄影家细江英公先生旗下担任摄影助理,过着穷困的单身生活。由于担任助手得夜以继日地工作,也少有花钱的空闲,顶多偶尔看午夜场电影,以及香烟的开销,勉强够用。几乎连日跟随细江先生前往各种工作现场,三餐也连带有了着落,这样的助手生活很充实, 缺钱一事不至于困扰我。在这方面,当时我虽然两袖清风,却受到许多人照顾,生活颇为悠闲自在。然而,好日子仅到此为止,在前方等待我的是一条遥遥延伸、漫长严苛而贫苦的道路。

那段时间我究竟是用什么方法度过的呢。当时我刚满二十五岁,与现在的妻子开始共同生活。现在想起来,那时我美其名为转型成自由摄影家,却接不到任何摄影工作,我也不曾为了家计而兼职或打工。总而言之,一名失业年轻男子与一个离家出走的妙龄女子,就这样窝在湘南海岸町一栋两房相连的小公寓,终日无所事事,生活中只有感叹无聊这件事是肯定的。那时候应该没有接受亲人援助,然而每月房租是怎么交出来的?水电费、伙食费呢?如此久远的事早已不复记忆。但依稀记得常吃炒面、炒饭、咖喱饭、乌贼和鲭鱼。所以,没有依赖双亲援助只是我个人的解释,实际上,妻子一定常常回到邻镇娘家求助才是。虽说年少轻狂,但我实在太天真,现在回想起来真有满怀感慨。

虽然那时我完全无事可做,但名义上还是摄影师,如果只因为没有接到工作委托就一张照片都不拍,实在说不过去。先前的摄影助理时代,总以工作繁忙为借口,抱着船到桥头自然直的侥幸心态,而缺乏那种不创作不行的真切感。老师也问:“你来到我的工作室,为什么都不拍照呢?你不多拍点照片让我看怎么可以呢?”我始终只有挨骂的份。

但是,我已经离开老师身边,虽然有名无实,但基本上是自立门户了,不能再如此浑噩度日。更何况,当时最顶尖的摄影杂志《相机每日》封面上,立木义浩、筱山纪信、浅井慎平、横须贺功光等红极一时的新锐摄影家,每期都像抢夺版面似的大肆竞争,我也多少受到刺激,略感羡慕,从而开始产生危机意识。如果我无法下定决心振作起来,终将一事无成。或许是突然回神,我总算发现这再简单不过的道理。我心想:“好!开始拍照吧!”然而,“要拍什么?”接下来竟又立即遭遇难题。我思考许久仍无头绪,二十五岁的已婚之人还像个摄影学校的新生般想不出好主意。都到这个年纪了,也累积了三年的摄影助手经验,即使再怎么愚钝,至少该有两三个想尝试的主题才是。但不论我如何绞尽脑汁,还是无法果决地跨出第一步,只有一个明确的目标:希望自己的照片能刊登在《相机每日》上。在一筹莫展的情况下,我把自己所有的以及尽可能向朋友借来的摄影杂志全堆在桌上,堆得像座小山一样,然后开始逐页细看。我在内心深处点燃了战火,仔细端详摄影家拍摄的各式照片,这段调整心情严肃以对的时间,真是颇为刺激震撼。形形色色的照片看在眼里,跟以往漫不经心浏览时相比,多了两三种以上的不同感受。我自然变得像鉴定般品评它们,时间在兴奋与热情中度过。反复观摩后,总算有些什么慢慢从我体内涌现,另一方面,也有种“仔细看过后也不怎么特殊嘛”、“这些照片也不是多有意思嘛”等不知该称为自负或自信的昂扬情绪冲上心头。于是,好吧!我下了决心。以《相机每日》为目标进行拍摄,绝对要让他们采用我的作品,这是我第一次对摄影产生欲望与决心。

几天后,我拿起身边惟一一部母亲买给我的照相机MINOLTA SR7前往邻市横须贺。首先,我只能遵照三年间跟在老师身旁默默学会的抓拍掌镜技巧,并尽力追随我所尊敬的前辈摄影家T先生作品中鲜明强烈的印象。T先生以驻扎日本的美军基地为主题的系列作品,即使我再怎么天资驽钝,也留下强烈而不可磨灭的印象,所以我要从揣摩、学习他的技法着手。

一九五六年,正值越战如火如荼之际,当时横须贺街道上,汐入、沟板通、日之出町及市区内挤满了美国海军,想跟他们做生意的日本男女群聚于此,好不热闹。我在那样的路上连日溜达,起初还有点畏缩,之后就愈来愈大胆,开始拍摄基地城市的照片,渐渐地,身体也抓到街拍的要领了。拍摄过程中,会故意为难或呵斥我,多少造成困扰的,百分之百都是日本人,大部分美军则笑眯眯的不拘小节。他们刚从战地前线回来,在他们眼里,我或许就像拿着照相机的东方猴子。

在长达五个月的摄影期间,我深深体会到街头拍摄的困难与乐趣。过程中,胆怯、委屈与窃喜轮番上阵。横须贺的街道,为好不容易来到摄影世界入口的我带来拍摄的生理快感、焦急烦虑,以及对未来的一线希望。

我下定决心所拍摄的横须贺照片,来年如愿以偿地刊登在我的目标——《相机每日》杂志上。长久以来无所事事仅持空想的我,二十六岁的时候,引擎总算热了起来,也站上了起跑线。接着,我获得执掌该杂志编辑大权的Y先生赏识,依序出版热海、新宿、浅草等漫步拍摄的照片,开始让世人看到我的作品。之后我积极将镜头朝向由自己特质与兴趣自然选择的方向,加上Y先生的支持,我夜以继日漫步于各处街道的摄影生涯成形。另外,混迹人群中摄影的经验越来越多,我也逐渐摸索出自己在摄影世界里的定位,同时,就像“锵”一声般,我明确挖到隐藏在体内的创造矿脉。

我对摄影本来没有多大兴趣,也从未想过要成为摄影家。我想应是二十岁左右的某些因缘际会,自然地把我带往摄影这个方向。当我在生活中四处寻找自己的可能性时,摄影这个未知世界,原来一直都敞开大门等着我。我从小就喜欢一个人在街上玩耍,在偶然的机缘下拿起相机,就这样顺理成章地成了摄影家。

像我这样驽钝的失业摄影家,花费好一番工夫才跳脱终日无所事事的生活,也由于长期蛰伏,一旦点燃火焰便势头强劲,就那样一头钻进摄影世界里,虽然一路上崎岖艰辛,但四十五年来,我至今仍不断在世界各地街道上溜达。

我在漫步途中邂逅了许多理解我的恩人,而我所拥有的幸运,都归结于这一点上。

出处:《迈向另一个国度》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