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写 | 杜扬


15163683.jpg


“总有那么一些时日,我们周围的一切事物都会显得那么晶莹透明和轻逸缥缈;它们在明亮的空气中简直无迹可寻,而同时又清晰可辨。那些近在眼前的事物也仿佛具有了距离,显得遥远起来,只能远远地观看,而不能触摸。”——里尔克《马尔特手记》


从这期「摄影书房」开始,我们将陆续发布在“第一回摄影书公开征集的作品”中脱颖而出的诸位获奖者的作品及采访。

郑龙一海的手工书《空气蛹》在工艺和细节方面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材料的选择、翻阅的体验、精巧的编排,都令这本书不仅实现了呈现摄影作品的功能性,而在形态上更近乎于一件艺术品。

 

《空气蛹》





15162819.jpg

15162821.jpg

15163687.jpg

15162817.jpg

15162823.jpg

15163690.jpg

15162820.jpg

15163685.jpg

15162822.jpg

15163686.jpg

15163688.jpg

15163694.jpg

15163689.jpg

15162818.jpg

15163693.jpg

15163684.jpg

15163691.jpg

15163692.jpg



作者:郑龙一海

尺寸:310x220x20mm

规格:36P 艺术微喷 风琴摺页 布面精装本

版数:12版 (作者手签+钢印)

2015年12月独立印制



评委的话


日本作家村上春树的小说《1Q84》在某种程度上回应着英国作家乔治·奥威尔的《1984》,郑龙一海的手工书作品《空气蛹》借助了《1Q84》中空气蛹的概念,并试图以蛹的形象来表征文化在不同地域不同时间演变中的具化物(繁殖的形象),以此展开了许多对于“文化流变”这一现象的发问。书的形式则是制作成了一个长折页构成的(单面)手帖,这种形式天然的连续线性结构与作者探讨的“文化演变”的概念非常契合,而在书的编排方式中我们也可以清晰地看到许多影射流逝、时间、文化编码等关键元素有节奏地埋在其中,以此潜移默化地使观看者得以进入到作者的语境里。在我看来,至少作者制作的这本书是有效地帮助了作品本身叙事的流畅性,而不单单是呈现照片本身。

——王欢(摄影编辑、写作者)

 

《空气蛹》的表现形式丰富。书里的细节——Tracing paper的使用、木片雕刻和图片的结合等,再到整本书的设计、装订和纸张的选择,都很考究。

——魏龙文(三影堂教育项目负责人)

 

郑龙一海的这本作品让我感到惊艳,首先是一本下了非常大精力所做的书,整本书的所有细节都体现着他的精细和匠心,整本书的内容围绕着“真实”与“不真实”展开,配合他细心设计的各个细节,让人印象深刻。

——麻小(图虫网编辑)


对话作者

 

做这本书的灵感来源是什么?

“空气蛹”是日本作家村上春树小说《1Q84》中象征“邪恶力量”的一个意象,在我的解读里有更多非其本意的含义。村上的《1Q84》是对英国作家乔治·奥威尔完成于1948年的政体小说《1984》的某种回应与致敬。由此可见,文化的传播与演变就像生命体的繁衍与进化一样,生命体的复制密码是基因,而文化传播的密码则是“MEME”(此概念由理查德·道金斯于 1976《自私的基因》中提出)。人类的文化之所以会在人类意识中复制、辐射、演变都因为其中这称之为“MEME”的文化基因具有的作用力。

此书所探讨的议题并非文化基因的“复制性”,而是探讨文化在长时间流传中的“演变”, 它 像一趟跨越文字与图像的文化考古之旅。过程中我发觉文化的“演变”有时会变得非常荒谬,例如哲学家苏格拉底的一句话:“田野与树木没有给我一点启发,而城市的人们却赐给我颇多教益。”这句话对反城市化群体是过时且失效的,但是对中国高速城市化进程的当下而言又非常写实。现实中诸多现象容易让人迷惑和失望,我们的确永远无法抵达真实,我们到底如何界定“真实”?到底有多少种“真实”?这也正是这个多元世界的迷人之处,这样我们就有“藉口”说我们所做的一切都不是徒劳,因为我们一路在寻找。

 

 

能介绍一下你的设计理念吗?

关于这本书的思路,我采取了非线性逻辑来编辑图片,与其说这是一本“摄影”集,还不如说是一本“图像”集。当下无疑是人类历史上变迁最高速的时代,我们在资讯漫天的轰炸下无处躲藏,城市化进程让我们无论去到哪里都感到麻木。不管你承不承认,“文化”这个概念在商业运作的巨擎下显得甚微,我想通过这部手工书来排解自身的困惑与茫然,所选的图像是在游走于城市与荒野之间的路途所带给我的种种印象,也有部分图像出自个人记忆,个人的记忆也是集体的记忆,因为记忆、潜意识和生命体的基因密码一样自带遗传性,都遗传于人类集体潜意识。

我承认自己有厌世倾向,厌恶纷扰的现实枷锁,在图像的世界里面寻求自由。我不认为艺术非得激进务实,我个人的艺术观是倾向务虚的,凡但能够触及形而上哲思的我都会认为是好的作品,无论你用什么媒介。但我也非常尊重能给这个时代拍摄出深刻肖像与景观的纪实摄影师。

书是做给懂的人看的,图像就是语言,所以我不想对单张图片作过多的注解,这样反而会消解图像本身的魅力。下面我只对这本书的结构和视觉元素作一些陈述。


15163695.jpg

全书采取风琴褶页的布面装帧,在我看来风琴褶更具东方审美情素,同时也具有可伸缩性,翻阅时可以更具个人喜好以4、6、8 甚至更多个页面同时打开的方式浏览,类似中国画的卷轴。

书中不少图像插入半透明状硫酸纸,也是为了追求“婉约”与“藏”的意境。这样的形式也与主

题的“空气”、“蛹”的意象相互呼应。

15163696.jpg

书中所用带有装饰性的小活页除了增加总体“柔软”氛围以外,我更想讨论的是书籍这一平面媒介所能承载的空间感,逃离常规意义上书籍的扁平化感受。

15163697.jpg

数码图像的后台其实就是数字代码,这和基因代码、文化传播密码“MEME”同理,通过技术手段可以进入电子图像的后台,获取生成图像的数字代码将其覆盖到图像的表面,从而激发一种新的观看方式——直视表象与本质。


做这本书的灵感来源是《1Q84》在先,还是MEME的理论?

一直有写作的欲望,但自己对自己的文字没把握,所以就用视觉语言来“写”这本书。

灵感或者驱动是出自这两张图片:

 

15163699.jpg

15163698.jpg

照片出现的摩尔纹和《1Q84》里面“空气蛹”的意向有某种莫名的关联,所以就选为书名了。而MEME这个理论体系是一直都感兴趣的,目前也还在研究。


这两张照片是如何拍摄得来的?

第一张是在高速列车随手拍的窗外,而冲洗胶卷后晾干过程中染上了灰尘,黑白片有色彩是因为我用了彩色模式扫描底片。

第二张不是虚焦,是我把焦点对在面前的玻璃窗上了,为了拍玻璃上的水渍或污点。而扫描意外出来的摩尔纹让我惊喜,就是我理解的“空气蛹”。

 

可以谈一谈你做书的工作方式吗从理念形成到实际动手大概花了多久大概是怎样的一个过程

是一个比较漫长的过程,因为拖延癌。做这本书大概有2年多了吧,工作方式比较自由,做做停停,在编辑的时候如果觉得缺了某些“东西”就停下来,等找到那个“东西”了再做 。

 

从一开始就想好这本书最后的形态了吗?还是边做边摸索得来的?

我没有给结果预设,甚至都没列大纲,周遭一切都在变化之中,就是所谓的“诸行无常”,我宁愿让它自由生长,只要它是跟着自己的感觉走那就对了。手工书和出版书的区别就是它可拿捏的自由度大很多,也是它的魅力。目前做了几本,每本都有点不一样。

 

选择剪纸这一形式是因为它较轻盈?有考虑过其他材质吗?

选择剪纸这一形式是為了“遮挡”。例如这一页,你得翻开才能看到这个女生的眼睛:

15163700.jpg



所以是为了营造出一种层次感

可以这么理解,或者说空间感。

 

硫酸纸上的文字是什么内容?

“最后,我们都只不过是信息流里面的一粒粒微尘,就像空气蛹一样,漂流在城市的各个角落…… ”

 

作为艺术家,你在创作中最注重哪一部分?

觉得纯粹性对于整个创作过程非常重要,我有多元的创作方式,但无论用哪一种,我都在逐渐抽离明确的叙事性,期待作品的呈现可以像古诗词一般耐人寻味。

 

做完这本书之后,对你来说最大的收获是什么?

受到认可自然是比较愉悦的,但也需要警惕。对我而言,最大的收获就是了结了用视觉语言写作的“作家情结”。

 

做书过程中觉得最困难的是什么?

没钱。

 

比较耗钱的地方在哪?

这本书的成本在一千元左右。全书用日本宣纸艺术微喷。做工最难的是全书用的手工撕边,因为此书是风琴褶,那么输出后是条状的嘛,常规装订机器切就完事,但这本书的边缘得把预留的白边手工撕掉,才达到总体的毛边效果。这种效果和主题的“蛹”是有呼应的,不是为了装逼。

 

接下来还有新的出版计划吗?

有的,已经在计划了,下一本预计会在2017年初出版。主要内容是在网络与荧幕等新媒介的语言方向上,继续探究文化基因“MEME” 的演绎。

 


点击这里移步郑龙一海的图虫主页


点这里查看「摄影书房」精选内容